|
夏季汛期,暴雨频袭,有的城市发生内涝,一时仿佛“水漫金山”。为让市民不再出行受阻、望“海”兴叹,各地管理者们开动脑筋,积极应对。其中,以顺应自然的方法排水防涝,用绿色理念系统地修复水生态,成为中国城市雨洪管理的一大趋势。
与许多国家一样,水生态日益失衡也困扰着中国:一方面,近一半的城市水资源短缺,另一方面,62%的城市遭遇内涝。内涝发生有自然原因,更有人为因素。比如,城市道路建设中使用了不可渗透的水泥,阻碍了水流的自然走向;在遭遇强降雨时,城市“快排”模式常常对内涝力不能及……据统计,“水泥城市”每年大约只有20%的水渗透到地下,其余的全部流失。
要想“小雨存起来,中雨排出去,大雨不成灾”,必须将人对大自然水循环的干扰降到最低,实现从对抗自然到顺应自然的转变。2013年底,中央提出,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,要更多地利用自然力量排水。在这一思路指导下,各大城市都在积极探索,“海绵城市”正是其中一项有益的实践。
海绵城市是指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: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并加以利用。3年前,镇江、嘉兴、厦门、萍乡、济南、武汉等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启动,如今,已有近400个城市加入,许多地方都尝到了“海绵”的甜头。据报道,上海通过将“绿色”和“灰色”基础设施统筹建设,解决了城市内涝和水质保护的难题;天津通过建设中新生态城试点,对雨水进行综合利用;广州通过建造地下深层隧道,解决雨污溢流污染和内涝的难题。
城市的水环境体系是由多个水系、排水系统、绿色生态设施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所组成的,因此生态防汛排水也是个系统工程,不能片面治理,需要有整体综合的观念。比如福州就是综合考虑整个城区的山川水系、自然历史、风土人情、地形地理地貌地势等,把内涝治理、水体黑臭治理、污染源治理、水系周边环境治理、水系智慧管理统一实施,收到良好效果。
我国提出将70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建设目标,要求到2020年,城市建成区20%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,2030年80%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。面对这张时间表,需要我们真诚地“与水交朋友”,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开发智慧,改革创新,才能尽快实现人与水的和谐。
◆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、法规,遵守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。
◆ 尊重网上道德,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。
◆ 您在辽宁头条发表的言论,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: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辽宁头条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